站内搜索
热点新闻排行榜
院部动态
- 2024-01-26后勤产业集团第十五届“爱岗...
- 2024-01-26马克思主义学院举行阮金纯教...
- 2024-01-26校党委委员、统战部部长朱文...
- 2024-01-24后勤产业集团党委开展校园区...
- 2024-01-24传媒与设计艺术学院与峨山县...
- 2024-01-23传媒与设计艺术学院师生作品...
- 2024-01-23信息学院召开2024年就业...
- 2024-01-23后勤产业集团党委组织开展义...
【本期关注】实事求是评估 助力精准扶贫
在国家精准扶贫工作成效第三方评估任务2017启动会上,国务院扶贫办对2016国家扶贫开发工作成效第三方评估工作进行了表彰,我校被评为“先进集体”,杨子生教授及硕士研究生杨诗琴获“先进个人”称号。这项奖励在我国尚属首次。
杨子生教授表示,他和团队成员秉持着“不让一个贫困人口掉队”的理念,严格按照国家划定的脱贫标准,本着真真正正为群众做实事的态度来开展工作。不管是面对恶劣天气带来的滑坡、塌方、泥石流的艰险路程,还是后期录入数据的复杂漫长的繁琐工作,团队都能按期按质地完成任务。他说,现在精准扶贫工作于整个团队而言已经超出了科研项目的意义,成为了他们热爱的事业。
记者:您的团队组成情况如何?开展第三方评估工作的具体内容和形式是什么?
杨子生:我们的团队主要由研究生和本科生组成,人数在35人左右,两个人一组挨家挨户去调查。我们的调查问卷都是由国家统一制定的,包括贫困户、脱贫户和非贫困户三种问卷,每一户都要回答五六张表,对每一户的调查过程要录音、录像和拍照,加上对农户家庭进行GPS定位,最终就是建立起一个以户为单元的调查问卷数据库,根据调查问卷得到的相关信息判断是否成功脱贫。团队的学生们都很能吃苦,尤其是几个本科生,很努力做事,团队配合也很好,在艰苦的环境中,没有一个人叫苦,还经常加班。
我们2016年5月至6月是在弥渡县评估,2017年1月开始了在禄劝县的评估,到2月结束,我们一直都住在乡镇,大年三十都是在禄劝县过的。除夕、初一这两天我们在县城里面加班。初二开始,又去入户调查。
去年,国家开始对中西部22个省开展国家精准扶贫工作成效第三方评估,那仅仅是预评估,或者是试评估,今年才开始正式地做。国家选取了22个省中的103个县做调查,其中三个县是做普查的,弥渡县就是其中之一。
记者:请您谈谈在第三方评估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印象深刻的事情。
杨子生:困难肯定有。调查区地理位置偏僻,自然条件恶劣,交通不便,住户星罗棋布。我们刚到的时候,县政府给我们提供了很多资料,告诉我们脱贫任务做得很好,脱贫摘帽没有问题,但是通过调查,我们发现情况并不是这样的。党中央、国务院引入第三方评估这个制度确实是一大进步。以往的话,政府部门既是“裁判员”,又是“球员”,成绩都是自己评估出来的。这次引入第三方评估之后,可以更好地发挥监督作用,我们就成了“裁判员”。调查过程中,农户的态度很好,因为我们是第三方。
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一家农户,家里共有五个人,母亲、儿子、女儿、儿媳和新生儿,却只有一张床,而这张床也是儿媳从娘家带来的,只能供儿媳和新生儿使用。家里物件值不了几百块钱,连过春节置办年货都承担不起。家里唯一值钱的,只有拴在屋外的一头牛,由女儿紧紧地看管着,她正月初八出嫁,这头牛作为嫁妆,到时就要被牵走。除此之外,全家就真的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了。我当时就看不下去了,给了这户人1000块钱。
很多农户都只是通过耕种来维持生计。有的农户种点玉米,卖一部分,自己吃一部分。赚的钱就用来换米,或者小孩儿的营养品之类的物品。村里有一名30多岁的男性,家里一贫如洗,什么都没有,住的房子就连房顶都是坏的,就是因为穷,现在还没有娶媳妇。这种类似的情况很多,我们都很惊讶。
记者:导致贫困的原因是什么?您有什么脱贫建议?
杨子生:贫困的原因有很多方面。首先是客观存在的恶劣的自然条件,其次是劳动力不足,再次是医疗和教育资源的匮乏,因病致贫、因上不了学致贫,还有就是产业结构太单一,山区仅仅只是靠种植玉米等单一农产品,根本不可能脱贫,要是再遇到干旱、洪水、滑坡、泥石流等天灾,就什么都保证不了。很多时候,山区农民都是靠天吃饭。所以说,最无助、最边缘化的,还是山区农民。他们祖祖代代生活在山区,没有受到很好的教育,导致他们思维不够开阔,如果教育到位,他们也可以谋求更好的生活。
关于脱贫建议,有两个方面。一方面是地方政府。因为具体负责扶贫项目的是地方政府,国家只是出台政策、标准、制度,具体落实要靠地方政府,所以地方政府的作为是最重要的。另一方面是农户本人。农户需要转变观念,配合进行脱贫。地方政府都想着尽快地把贫困村、贫困乡、贫困县的帽子摘了,各级干部都很着急,而有一部分农户反而不着急。
记者:从第三方评估的角度来看,精准扶贫工作取得了哪些成绩,存在哪些问题?
杨子生:总的来说,从2016年实施精准扶贫开始,由政府建档立卡的那些贫困户或多或少都得到了政府的一些帮扶。他们的生活水平和收入水平确实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,这是毫无疑问的。得到和没有得到精准扶贫的农户之间差距很大。我们团队发现,列入了政府建档立卡范围的农户全部都建了新房,而没有得到扶贫的农户都是破房、烂房。我们看到了真实的状况,感触非常深。
然而,“漏评户”问题才是评估不过关最主要的问题。各地政府尽管比较努力,但成效比较微弱。今年1月,中央确定了全国三个贫困退出重点县,一个是吉安市的井冈山,第二个是河南省的兰考县,然后就是我们省的禄劝县。经过第三方团队的评估以及国务院扶贫办的最终审核,其它两个县已经确定脱贫成功,而禄劝县,经过第三方评估,我们认为它退不了。
因为现在国务院扶贫办给出的脱贫标准是“一个贫困人口都不能掉队、漏下,要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社会”,所以第三方的评估考核指标体系必须非常严格地按照这个标准来,其中有一个指标是个非常大的制约或者说约束,叫“漏评率”,就是指达到了贫困人口、贫困户的标准,而没有列入国家建档立卡范畴,由政府给予扶贫的农户的比例。按照国家政策,那些应该得到帮扶却没有得到帮扶的农户,国务院扶贫办专门有一个名称叫“漏评户”,或者叫档外贫困户,这也是我们第三方使用的名称。
我们云南省精准扶贫工作的问题是什么?就是没有列入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太多了。禄劝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只有9000多户,30000多人,但是我们这次评估按照国务院扶贫办要求,采取典型自然普查的形式调查,禄劝县的漏评率高达28%,测算下来,整个禄劝县还有11万多贫困人口需要扶贫,却没有得到扶贫,而国家制定的漏评率标准是1%,100户里面只要有1户是漏评的,就一票否决了,脱不了贫,摘不了帽。
记者:学校对您团队开展第三方评估工作提供了哪些支持?
杨子生:学校领导对我们的项目非常支持,说资金和人员都没有问题,让我们放手去做。伏润民校长希望我们把精准扶贫这个方向做强、做大,在承担国家级、省级各种相关项目的基础上,深化这方面的理论研究,继而推进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。
记者:请您谈谈此次获奖对团队的意义,以及今后团队的发展方向。
杨子生:肯定是非常高兴和自豪的。我们觉得这项工作体现了人民学者应有的科学精神——“一定要有血性,要有担当,不能政府说什么就是什么。”我们会继续秉承这种精神,做好第三方评估工作,让成果经得起历史的检验。
这次的项目对我本人和学生都有很大的影响,我们更加坚定了自己实事求是评估的正确性和必要性。目前,我们是整个云南省唯一一家国家级第三方评估团队,而且是全国五家优秀团队之一,我们有义务继续为国家扶贫作出实质性贡献。为老百姓说话,为真正需要帮扶的贫困户发出我们第三方的声音,这是很自豪的事。
链接:
杨子生,太阳集团1088vip国土资源与持续发展研究所所长、教授,区域经济学博士生导师、土地资源管理硕士生导师,土地资源管理重点学科带头人。现任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土地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,中国地理学会农业地理与乡村发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,云南省区域经济学会常务理事,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理事。他曾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,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,国土资源部和云南省政府土地资源与土地利用方面研究项目8项,地厅级课题和地方政府课题20余项。他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共8项,还曾获中国土地资源学科建设突出贡献奖、国家2016年扶贫开发第三方评估工作先进个人等奖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