站内搜索
热点新闻排行榜
院部动态
- 2024-01-26后勤产业集团第十五届“爱岗...
- 2024-01-26马克思主义学院举行阮金纯教...
- 2024-01-26校党委委员、统战部部长朱文...
- 2024-01-24后勤产业集团党委开展校园区...
- 2024-01-24传媒与设计艺术学院与峨山县...
- 2024-01-23传媒与设计艺术学院师生作品...
- 2024-01-23信息学院召开2024年就业...
- 2024-01-23后勤产业集团党委组织开展义...
【校园达人秀】与自己赛跑的人
马拉松(Marathon)是国际上非常普及的长跑比赛项目,全程距离为42.195公里,场地是开放的,多从城市道路选取。越野赛则是在野外自然环境中进行的一种中长距离的赛跑,不受场地和器材的限制,每次比赛都是按当时当地的自然环境条件选择路线,决定起点和终点。
有人说:“长跑是孤独的竞赛,自己与自己斗争”。对于跑者来说,参加一场长跑比赛不仅是和自己的赛跑,也是和人生的赛跑,每跑一步、每过一段经历的都是不同的风景。本期《校园达人秀》,关注我校教师中的“长跑达人”,了解他们与长跑运动的不解之缘。
根本停不下来
2014年,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也许是较为平常的一年,但对于信息学院的杨海鹰老师来说,这一年却有些特别,11月她参加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场半程马拉松比赛——西昌邛海湿地马拉松。由于缺乏经验,她穿了一双新鞋参赛,当时两个大脚趾都磨坏了,脚后跟也磨破流血了,但是最后她以2小时2分钟完赛,心里很满足也很开心。
2015年,杨海鹰老师的奔跑计划并未停歇,从3月份开始,她又参加了7项全程马拉松比赛,1项半程马拉松比赛和1项越野赛。她曾奔跑于城市的街道,也曾穿梭在苍山的丛林,还曾走过敦煌的沙漠,足迹遍布重庆、都江堰、贵阳、昆明、大理、楚雄、上海等地。“对跑马者来说,我们看重的不仅是奔跑的过程,还有奔跑中历经的风景。”她说道。
参加8月份的楚雄云南牛人马拉松比赛时,第30公里的那块标语一直令杨海鹰老师印象颇深——“真正的马拉松,从此开始。”的确,对于跑马者来说,30公里处才是真正的开始,剩下的路程就看你如何能够坚持下去,只要坚持到底就是成功。在比赛中,她还遇到了两个年龄较大的参赛者,一位是67岁的男性,由他女儿陪伴着跑,另一位是64岁的女性,最后这两人都完成了比赛,带给了她“生命不息,奔跑不止”的鼓励和感动。
杨海鹰老师第一次挑战自己的运动极限是在11月参加大理100公里越野赛的时候,赛道从大理洱海边的奥林匹克中心开始,经历苍山、洱海,最后回到起点,海拔最高点达到4092米。比赛规定跑者在24小时内到达终点就算完成比赛,但是在比赛过程中她却出现了高原反应,并且膝盖疼痛,她想过不行的话就退赛,“整个过程实在是太“虐”了,当时我也在恨自己,为什么要让自己这么“虐”?这个时候我完全可以在家里面很舒服地躺在床上睡觉,但我想这辈子就“虐”自己这一次,这一次我一定要顺利完赛。”最后,她选择了坚持,以23小时35分钟的成绩完赛。令她尤为感动的是,在跑到第39公里时她结识了一位来自深圳的跑者,一路结伴而行,因为膝盖疼痛她只能快走,那位跑者就一直陪着她,最后他们一起走到了终点。
来自财政与经济学院的刘富华老师也是一名跑步爱好者,在2014年大理100越野赛中,他以16小时24分钟的成绩完赛,获得了第11名,拿到了银奖。为了比赛他提前两个月就开始准备,每天到操场上跑150圈,并且制定好了比赛时的计划。令他欣喜的是,比赛时“走吧”的老师们全体都到大理为他加油,“走吧”是由财政与经济学院爱好跑步的老师自发成立的组织。当他跑到一个补给点的时候全身酸痛,大理学院的体育老师听说后自愿为他进行了按摩。
据刘富华老师介绍,他跑到比赛的最后三十公里时已是夜晚,既看不见前面的跑者,也看不见后面的跑者,仿佛天地间只有他一个人在孤独地奔跑,寂寞和空虚包裹着他,此时此刻的心情可与谁说?唯有不停地一直跑,向前跑。
2013年、2014年,刘富华老师带着自己的研究生去大理参加了两天徒步100公里的活动,其中一名女生在2013年去了一次,第一天走了20公里脚就起泡了,第二天走到70多公里的时候女生哭了,但在刘老师的“威胁”与鼓励下,女生还是站起来坚持走完了全程。第二年,这名女生和班上的其他同学一起组队又去参加了比赛,经过上次的磨练,在这次比赛中女生鼓励她的队友一起走完了全程。刘老师说:“通过这种方式可以锻炼学生们的毅力,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,让他们学会吃苦耐劳,互相帮助。”
健康跑步最重要
谈及跑马的经验,杨海鹰老师表示,想要跑好一场马拉松比赛,需要“天时”、“地利”、“人和”。“天时”指天气不要炎热,最好是小雨;“地利”指选择低海拔,赛道平缓的地方有利于刷新PB(Personal Best,即个人最好成绩);“人和”指身体处于最佳状态。
就此,她提出了一些建议:一是安全方面,跑马的年龄不宜过小,一般是19岁以后;二是跑鞋选择,要选比较有弹性、底子厚、质量轻的鞋子,比平时的尺码大一码;三是补给方面,(1)补水。赛前一天要大量补水,为身体储存水分,赛中一次不能补太多水,用纸杯倒一点慢慢喝,也可以选择喝运动饮料平衡身体电解质;(2)补糖分。有低血糖症状的人一定要补充糖元,比如说能量胶、能量棒;(3)早餐。赛前两小时吃早餐,早餐一般为碳水化合物,像面条、包子、馒头、粥,但是不宜吃得过饱;(4)赛前准备。将凡士林涂抹在脚上,保护双脚,开跑前先做一些拉伸运动来热身;(5)跑步姿势。在平地上跑时,上半身垂直于路面,前后摆臂,上坡时,上半身稍微往前倾,下坡时,上半身微微往后,膝盖弯曲,步伐小一点以缓解对膝盖的冲击;(6)赛后事项。跑完后根据自己的实际状况,再安排一定量的休闲式慢跑以排解体内的乳酸,之后先补充香蕉,再补充一些简单的食物,如米线、面条,最后再补充一些炖煮的牛肉、羊肉、鸡肉,有利于恢复体力。
刘富华老师则表示跑马拉松要循序渐进,不能盲目地参加,起码要有1至2年的训练基础,初跑者可以从5公里开始训练、到8公里、10公里最后到42.195公里。在参加比赛前要做足功课,跑鞋要根据自己的脚型以及跑步的需要来选择,最好先在网上查清楚相关资料,在实体店里试穿看看是否合适再购买,跑鞋要具有减震性能,能够保护膝盖。如何知道自己的脚型呢?刘老师提供了一种方法:看你所穿鞋子的前脚掌磨损的是内侧还是外侧,如果内侧磨损是内翻,否则为外翻,选择一双合适的鞋子在跑步时对于脚型具有矫正作用。跑鞋的四大品牌,如亚瑟士、美津浓、新百伦、所康尼都是很好的选择。跑鞋的更换时间要看使用的场地以及频率,刘老师建议在800公里左右就要更换,或者是两双跑鞋换着穿,可以延长其使用寿命,但不能穿着新鞋去参加马拉松,容易磨脚。
跑前要做一次身体检查,马拉松要求跑者的身体素质要符合条件,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不适宜参加。此外,赛前要摄入大量碳水化合物,少吃蛋白质,不吃含有脂肪的食物。比赛时每5公里喝一次水,要小口慢喝,每10公里补充一次能量,如香蕉、巧克力等,千万不要等到渴了或是饿了才补充。上坡控制心率,下坡控制速度,前半程稍慢,后半程稍快,或全程匀速,切记最后不要冲刺。
“在日常训练中,选择有缓冲作用的鞋子,并在合适的路面上练习,路面的硬度由塑胶路-柏油路-水泥路-石板路依次增加,塑胶路是较为合适的选择。”刘富华老师说。在没有比赛的时候他每天都会在操场上跑10公里,如果周末有时间的话则会跑一上午,正反方向结合起来跑,以免膝盖一侧磨损。凡是有比赛的时候他会根据自身情况和比赛需要制定详细计划,为比赛认真做好准备,例如除了在平地上跑步之外还会增加楼梯或是山地练习。
目标不是终点而是生命的前方
除却在校外参加诸多长距离跑步比赛,杨海鹰老师还参加了多次校运会,可谓成绩斐然,2009年至2015年,她曾连续获得六届校运会女子中年组1500米冠军(2013年因学校体育场修缮,学校取消了径赛)。
杨海鹰老师说,起初她跑步是因为送儿子去上学后打发剩余的时间,但是有一次儿子看见电视里面有人在跑马拉松就问她,“妈妈,你可不可以跑这个?”她想了一下,马拉松有42.195公里,她平时就跑4公里,但是她硬着头皮对儿子说,“妈妈练一下就可以,跑一个上午,你帮我数,大概150圈。”儿子愣住了,拽着她说:“妈妈,你就当我没有说过这句话。”当时她也觉得自己不可能去跑马拉松。
直到2014年,她在微信中看了一段很励志的话,内容是说一个人在40岁之前要做的事情,她回复了一句话:“我特别想去跑马拉松,退休以后一定去跑。”结果有人说:“以后的退休年龄增加,到时候你还能去参加比赛吗?”她仔细一想,那时她的愿望就实现不了了,有些事情想做就得现在去做,不管它成功与否,都可以去尝试。
杨老师说起她最想参加的马拉松比赛:一是新加坡日落马拉松,因为全世界马拉松都是白天开始,只有新加坡是晚上开始的;二是雅典原始马拉松:因为那是马拉松的起源之地。
从2012年至今,刘富华老师参加过5场比赛,分别是昆明登山协会举办的西山区半程马拉松比赛、大理半程马拉松比赛、昆明半程马拉松比赛、大理50公里越野赛和大理100公里越野赛。对于他来说,参加马拉松比赛并不是目的,身体健康才是最重要的,他一开始跑步的原因是想要锻炼身体,每隔一天在操场上跑10公里,慢慢地跑步就变成了他的业余爱好,每当他遇到困惑或者挫折时就会去操场上跑步,他说跑步的过程中人的大脑会分泌一种叫做内啡肽的物质,能调节情绪,使人更加清醒,有利于思考。在晨跑时看到的蓝天白云也会使人心情愉悦。他说:“人生也如此,不就是在跑吗?” 将来他想去参加具有“最美马拉松赛道”之称的厦门马拉松比赛,还想去参加经过天安门广场的北京马拉松比赛。
刘富华老师认为现在学生的体质不容乐观,需要多参加运动,但是不能冲动,也不能盲目,要量力而行,注意身体安全。长跑只是一部分人的喜好,不是所有人都适合,大家只要根据自身特点找到一种合适自己的锻炼方式,并且循序渐进,持之以恒,就是一件很好的事情。“热爱生活的人不一定喜欢运动,但喜欢运动的人一定热爱生活。”杨海鹰老师笑着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