站内搜索

您现在的位置: 首页» 新闻中心» 晨曦苑

 

品读“冰点” 融化心灵

2013-04-17 来源:太阳集团1088vip报 第317期 作者:传媒学院 兰雪滢

我们报道,我们记录。不是因为我们是一些好事之徒。仅仅因为,这是我们对公众,对国家,对历史,对未来,应该承担的一份责任。

——题记

 

有这样一种行业,它不仅需要常年的奔波,还需要持久的耐苦;它不仅需要过人的胆量,还需要不懈的学习。

这个行业,叫做新闻。

有这样一本书,它不仅为业内人士提供业务上的参考,而且记录着作者从业经历的辛酸苦辣;它不仅展现着当代新闻工作者的精神风貌,而且铺陈着这些人身上所肩负的一份责任。

这一本书,叫做《冰点故事》。

有这样一个人,他用了整整十年,经历了一张报纸“生产”新闻的所有岗位;他又用了十年,经历了一份专版从无到有,从小到大的全部过程。

这一个人,叫做李大同。

《冰点故事》,是《中国青年报》的主编李大同先生的著作,讲述了中青报特刊“冰点”从创立到日益成熟的过程。很厚的一本书,用先生的话讲是“远远超出了版面和字数的预算”。但当我坐在图书馆靠窗的座位上细细品读时,竟一时难以自拔。

读完全书的最后一个字,依然爱不释手。

一本《冰点故事》,品读那些故事里的事。

这是一次全新的旅程。跟随“冰点”,跟随那一群冰点人,看到的不仅是学术探讨,不仅是编辑部里的趣闻轶事,更重要的是在这样一个大报编辑眼中,“看到的是一个怎样的当代中国。”

新闻、记者、报人,代表着一个个复杂的符号。而对于我而言,既熟悉又陌生的行业。

我是学习新闻专业的,我为我的专业和职业感到骄傲和自豪。每天徜徉在文字间,用一支瘦笔勾勒着胸中的理想。为着报纸上的每一块豆腐块沾沾自喜,为着发表的每一篇文章信心满满。

我知道,这个行业很忙碌,每日奔波在不同的新闻现场,撰写着不同的新闻稿件;我知道,这个行业很危险,时常要面对采访对象的不配合,甚至会危及人身安全;我知道,这个行业肩负使命,这是一个国家的喉舌,也是历史的见证。

然而,我又似乎,只知道这些。

我从没想过,在这本书里,这个行业会以这样一种全新的概念出现。他们是善良的,善良到深入乡村,记录那些贫困儿童的真实情况;他们是抗争的,抗争到不畏强权,揭露贪官污吏的丑恶嘴脸;他们是坚韧的,坚韧到三五次的采访同一个人物,只为找到他们肉体中隐藏在深处的灵魂与思想。

几分耕耘,一分收获;几经飘浮,几度沉沦。他们都有着一个共同的名字:冰点人。

 

难以忘记《离开雷锋的日子》里那位难以自拔的战士,力透纸背的文字让人仿佛看到那压抑的身影。

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个叫做“乔安山”的老战士,他是雷锋同志的战友。然而事实上,雷锋当时也是倒在了他的车轮下。

33年了,每做一件事,乔安山都要想一想,如果是雷锋,你会咋做?然后再照着雷锋的样子去做。”

“乔安山活的太难了,啥时闭了眼,啥时才能解脱。他简直比雷锋还不容易。他背这十字架,背了33年,还不知背到什么时候。”

后来,这篇文章被改编成了电影,《离开雷锋的日子》。

 

难以忘记《安乐死的故事》所带给我的感动。那些欲罢不能的亲人,悲伤的诉说让人心生怜悯。

“她(采访对象)的妹妹患了一种罕见的癌症。这种癌细胞有坚硬的外壳和黏液,化疗无用。癌转移到肺部,最终肺将钙化的像石头一般坚硬,人将窒息而死。”

“她试图从朋友那里搞到足够致死的安定注射液。朋友们理解,但是没有人敢承担这个责任。她最后谎称是父母用药,几乎给药房主任跪下,才拿到几盒药物。”

“妹妹安乐死后,科主任来查房。家人手忙脚乱想把一切恢复原状,这位医学专家制止了这种做法。他走到门口,站住,转过身来说:我非常理解,我非常理解。”

眼眶发热,眼泪在不经意间从眼角滑落。李先生没有刻意的煽情,我也没有刻意的动情,然而情至深处,泪眼朦胧。当我坐在图书馆的一角,悄悄抹去脸上的泪水,我恍然明白了新闻报道的真正含义。不为名利,不为官职,只是一份责任,只是希望世界更加美好!

 

在书里,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。李先生是会讲故事的,那一段段,一篇篇,凝聚着对“冰点”的爱,也汇聚着对读者的感情。那庞大的叙事结构、熟练的文字功底、长短句的结合,令人为之一震,难以自控的融入书中那些记者、主人公的悲喜交加,跌宕起伏。

当整本书结束的时候,我爱恋的抚摸着书皮,舍不得归还。脑海里始终环绕着自己很小很小的时候听过的歌词:“故事里的事,说是就是,不是也是;故事里的事,说不是就不是,是也不是。”

冰点人是一群讲故事的人,但也是一群为社会讲真事的人。他们善良,他们坚韧,他们充满爱。他们的人生本就是故事,他们的事业共同构成了《冰点故事》。

而如今,当时间褪去了繁华与嘈杂,褪去了前人的功名利禄,只留下我们后来者秉烛夜读。

一本《冰点故事》,品读那些故事里的事。

阅读次数:

Baidu
sogou