站内搜索

您现在的位置: 首页» 新闻中心» 晨曦苑

 

熟悉的地方风景如画

2016-05-06 来源:《太阳集团1088vip报》366期 作者:法学院 石婉娜

   有人说,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。 但“斜晖脉脉水悠悠”,潮来潮去,沿途的地平线像一幅铺展开来的画卷,熟悉的地方也能风景如画。

    泉州,熟悉的地方,我的港湾。它是一座环湾面海的城市,以海为田、因水而兴,千百年来水成了这座古城血脉里源远流长的生命力,渗透到泉州人的性格特质和精神世界里。有了水就离不开桥,一座座石桥横亘在古城细水上,水面上斑驳陆离的光影,都是不同时代繁华与落寞的折射。在泉州人的集体记忆里,离不开两座桥,一座是洛阳桥,一座是五里桥。它们像横纵着的两个坐标,共同搭起泉州人的精神图腾。
 

    泉州“桥梁甲天下”。宋元时期,作为“东方第一大港”的泉州港,海外交通的发达直接催生了泉州的“建桥热”,相继诞生了“四大古桥”之一的洛阳桥和“天下无桥长此桥”的五里桥。 走在充满沧桑的石桥上,那扑面而来的温润的海风夹杂着鱼腥味,似乎还可以嗅出千百年前渔港生活的气息。那些横亘在港湾的礁石,是饱经风霜的老者,嵌在身上的纹路如同爬上额头的皱纹,刻下了沧海桑田、世事变迁的痕迹。它们任由潮起潮落的冲刷,以见证者的姿态,关注着浩瀚的烟波。我似乎看到了古老泉州的繁华,气象万千。
 

     走在五里桥上,放眼望去,曾经的海湾经过历史洪流的冲刷,淤泥沉积,形成了一片一片的水田,上面芳草萋萋,这座海上长桥,如今也成了陆上桥。只是迎面吹来的风,从宋代历经沧海桑以来清爽依旧?如今的五里桥,依旧静静地横亘在晋江安海和南安水头两镇之间,但沾染了太多闽南的田园烟火,很有水乡周庄的味道。不管是东边的安海人,还是西面的水头人,五里桥已经和他们的生活融合在一起,成为一种精神牵绊和灵魂依赖。
 

    石桥赋予泉州人的,不仅仅是一种行走的姿态、奔波的生活和回归的期盼,更为含蓄蕴藉的意义在于走在桥上,对过去与现在、现实与梦想的感受、反照和自省。明末清初,郑成功府第建在安平,之后,在安平石井一带坚持抗清多年,义军出入五里长桥,并屡败清兵。直至屯兵金、厦,挥师东征收复台湾。站在桥上,这一幕幕好似就在昨日。古人为了祖国付出太多太多,如今的我们是否也应带着泉州精神,奋勇前行,建设美好家乡,美好未来。
 

    洛阳桥更多是显示对信念的执着,古人的智慧,对梦想的追求。洛阳桥离不开一个人,就是蔡襄。远远看着洛阳桥,桥上伫立着蔡襄的石雕巨像和平躺铺开的洛阳桥,呼应成一道风景,一起经受风雨洗礼,一同迎接朝阳东起、日暮西沉。蔡襄是个文人,在洛阳桥桥南的蔡公祠里,有蔡襄自撰亲书的《万安桥记》碑,被誉为文、书、镌“三绝”。传统知识分子骨子里都有“学而优则仕”的意识,而为官一任,他们很多政绩就写在造桥修路的丰碑上。蔡襄身上的文人气质并没有遮盖他执政干事的魄力和智慧,他创造性地采用了“浮运”、“筏形基础”和“种砺固基”的造桥技术,这在今天看来,依然惊叹不已,先人的聪明才智简直可以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相媲美。尽管如此,蔡襄还是很谦逊,在《万安桥记》中,记载的是十五名造桥人的功绩,并没有写上他的名字,但正因为他的放低与谦让,反而让君子之风山高水长。
 

   或许,泉州人都有一种桥的情结。海洋意识在泉州人身上内化成为“走出去”的行为,世世代代的泉州人从港口出发,泛舟远航。桥的建造,使泉州海陆交通更为便捷,促进泉州的繁荣和对外贸易的发展。让更多的人通过桥走向世界,骨子里的海洋意识渐行渐远,却是越来越难舍,也令更多的人沾染它的气息。
 

    “世间有佛宗斯佛,天下无桥长此桥”,我感到意外,五里桥供奉的是佛祖释迦牟尼,但却没有多少佛教的香火萦绕。倒是洛阳桥因传说中“曾得众神襄助建造”,而宗教色彩更浓厚一些。每年农历三月三的时候,人潮就会聚集在洛阳桥上祭海神,祈求风调雨顺,出海平安、儿女多福。仔细想一想,其实不难理解,五里桥给予泉州人的更多是一种本真的生活态度,而洛阳桥则反映了拼搏进取中对幸福的追求和对平安的祈求。
 

    有人形容泉州人,“站如东西塔,卧如洛阳桥。”这便是泉州人的文化情怀。我想文化精神是民族的,也是世界的。我愿泉州精神能走向世界。

 

阅读次数:

Baidu
sogou